2019年1月30日 星期三

老師告狀


孩子們最討厭的事就是爸媽詢問關於「老師告狀」的事,不論是學業成績、或是在校表現、或是上課狀況,大大小小的事情,家長都可能接到「老師告狀」。

孩子小學時會害怕,
國中時會緊張反抗,
高中時會討厭厭煩。

如果爸媽照單全收老師的告狀,小孩回家挨罵,會認為都是老師害的,並不會因此而自我反省。
小學時會讓孩子畏懼上學,或是到學校只想討好老師,或是更加不聽老師的話;
國中時覺得老師機車,會想反抗家長,回到學校一定也要找機會反抗老師;
高中時覺得爸媽白目,就會反抗家長、討厭老師、討厭上學。

所以爸媽一定要謹慎處理學校老師的告狀。

通常老師一跟家長告狀,家長第一反應在心裡都是感覺很沒有面子,很丟臉,覺得老師在指責自己沒有把孩子教好,沒能達到老師要求的標準,然後覺得很對不起老師、覺得給老師添麻煩、怕老師因此對自己的孩子不好、怕老師給孩子貼上標籤、怕老師跟別的家長講自己的孩子不好、怕老師放棄不管自己的孩子、…….許多錯縱複雜的感覺與念頭一股腦兒地湧上來,結果表面上一直跟老師賠不是,心裡面的無名火卻熊熊燃燒起來。

老師之所以跟家長告狀,有時是跟家長陳述孩子在學校的一些狀況,告知家長,要家長多注意一下,多多督促孩子;有時當然是希望家長管好了再送過來,免得在教室裡給老師找麻煩,影響老師的制式管理與教學;較嚴重的原因就是老師不理解這個小孩,不知道怎麼教導這個小孩,自己覺得沒有辦法教導這個孩子,而對家長表達出的一種不耐與抗議。

家長們通常都很害怕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從接到老師電話或收到老師訊息的當下開始,內心就在翻攪、怒火就升起,一直到孩子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把這股怒氣發出來、將這把怒火燒出來,覺得留存在心裡實在太難受了,結果全部轉化成指責、詰問、生氣、亂罵、翻舊帳,孩子有話不能說,一說就是狡辯、有委屈不能表達,一表達就成了推卸責任,爸媽不要聽理由、不想聽小孩的辯解、不管孩子可能有的心理狀況,只要求孩子要符合老師的要求行事,所以小學生會害怕,國中生會緊張想反抗,高中生會討厭厭煩想逃避、想反抗。

爸媽一定要謹慎處理學校老師的告狀,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心理發展、與家長和老師的關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