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考100分是變態

Sven 對我說,
“媽媽,我數學考 100 分,
  有同學對我說我變態。”

“噢,那你怎麼應對呢?”
我平淡地回答,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我呀,我就笑一笑走開喽。”他竟然也輕鬆地說。

“哇!不簡單耶,EQ進步不少哦,
 為什麼這次沒有生氣、沒有跟同學對罵呢?”
有進步就要誇讚一下,而且我希望聽一聽他學到了什麼,悟到了什麼。

“妳不是每次都告訴我,同學有可能是想誇獎我,
  可能就是不習慣表達,或者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所以我現在就對他笑笑,不用再跟他們對罵了。”
講了不知道多少遍,終於吸收進去了,還運用出來了。

“對呀,很多做父母的都不會或不願意誇讚小孩、肯定小孩,
  小孩沒有好的感受、好的經驗、好的學習,
  所以小孩看不到自己的優點特性,對自己沒信心,不會也不習慣誇讚別人,  
  更有些父母老師,如果小孩表現得好,還會冷嘲熱諷一番,
  就怕誇讚了之後,小孩尾巴會翹起來,就是驕傲起來的意思啦。
  比方說,小孩月考成績進步很多,大人會說,你是撞到頭了是不是、
  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你也能考出這種成績啊、瞎貓抓到死老鼠這次你走運了、..........;
  還有的時候小孩乖一點,大人會說,你別裝了、老實說你做了什麼壞事、
  你哪根筋不對啦、你吃錯藥啦、..........,
   就是不肯相信小孩、誇讚小孩,只會打擊了小孩的信心,
   小孩有樣學樣,當然也就學會看到別人好也冷嘲熱諷一下了。”
我每次都趁機機會教育一下,希望他能多體會他人,不要認為同學是找他麻煩,
以後還能更進一步,和別人互動更好。
  
“聽說別班有同學考得好,老師還問她是不是作弊;
  我還聽說有同學考了 95 分還會被媽媽打。”
我們聊天多了,他也很會關心同學。


“那也太誇張了吧!那對孩子的心理傷害很大哦!”
以前少一分打一下的恐怖教育方法,到現在竟然還存在,
真希望大人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和過多的要求加在孩子身上,
每一個小孩都有他自己的能力與速度,
讓孩子們都能發揮自己的能力、發展出主動又快樂的學習,
是父母師長重要的責任。

8 則留言:

老朋友 提到...

竹筠,好久不見,
Sven現在幾年級了,講話很成熟,
恭喜妳,教出懂事的小孩

匿名 提到...

竹筠

你是我學習的對象,有你這個伙伴真好.

麗雲

sherri 提到...

Sven,有這樣的修養真不容易...你平時的教育真成功喔~ P.s:我是若慈^^

美雲 提到...

拜讀竹筠的文章心有戚戚焉!
為何許多家長老是看不到孩子們有的,即使看到了仍嫌不夠好、不夠完美!
曾在晚間的公車上看到有位媽媽接了一個拖了一身疲憊、剛補完習、戴著眼鏡的國小學生回家,在公車上媽媽要求小孩閱讀英文本子且不斷的考小孩英文單字及字彙.只要答錯了,即便公車上都是乘客,媽媽依舊不留情面的大聲責罵,只見小孩低著頭,一臉茫然,亳無反抗的能力.
非常懊惱膽怯的我在那當下沒有勇氣糾正那位媽媽的不對,縱容她荼毒小孩!而今回想,心依舊很痛!
一個沒有自信的小孩,長大後很難找到自我肯定的理由,即使完美的完成了一件事,心裏恐怕還會耽心那裏可能不夠好,或可能有錯!
親愛的爹地媽咪,多看看孩子們有的,適時的讚美與鼓勵,溝通代替責罵.相信您的小孩不僅有個快樂的童年,長大後會是個有自信、人格健全的成年人.

靜宜 提到...

我就是那沒有自信又不懂,不會讚美別人的人.
這讓我回朔起我父母對我的影響,以及未來我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可喜的是,孩子給了我學習的機會,我雖不擅言詞但有機會讚美時也不會吝嗇.XD

竹筠 提到...

謝謝朋友們的讚賞,
有一些回在我的電郵中。
我的重點是希望爸媽能多讚賞、肯定小孩。

孫振在成長的過程中,也經歷了很多狀況,
我以後會陸續寫出來,
語言、行為的霸凌其實到處都有,
在學校,
不只是弱勢的小孩、功課不好的小孩會被霸凌,
功課好的、表現多的、有特色的、乖乖的,
都可能會被霸凌,
重要的是,小孩子能在這中間學得什麼,
不但要學不仇視、不抱怨、不自責自卑,
還要能學會面對、理解、包容、原諒、友善,
做父母的能幫助的就是以身作則
教養出身心健康的小孩,
對自己、對小孩、對社會都是莫大的助益。
共勉之。

竹筠 提到...

靜宜,

只要能認知,
任何時候都不嫌晚,
妳能體認到家庭教育帶給自己的影響,
妳的孩子就有福了。

還記得我們成長班有兩堂課,
劉仁霈老師和王冠夫老師都曾談到這個影響,
多多看正面積極的書鼓勵自己,
妳會發現自信還是會回來的,
加油!

竹筠 提到...

以下是一篇寄到我信箱的迴響,
我和他另外還討論一些Sven在學校碰到的事,
他是一位有思想的年輕人,是我的乾兒子,
看著他出生長大,
現在研究所畢業了,從事社會工作,
幫助一些弱勢團體,
連當兵都是去服務弱勢團體,
徵求了他的同意,
將他的回應登上來,
讓大家有更深入、更廣泛的思考。



范小強

其實Sven現在面對的問題很複雜,有教育度、有社會文化、有個人氣質....等等糾結在一起的問題。

如果從教育制度的角度來看,我會認為台灣教育在思考「考試」這件事根本上並不是作為一個測量的手段,考試背後的意義是進行分類、比較、懲罰,同學們可能還並不學會知識,可是已經學習到「必須競爭」,然後有些人比較好、有些人比較不好,因為他們的考試成績,這就是社會可以差別對待的依據。

教育制度的問題是教育專家們一直想解決的問題,但畢竟是從教育學的理念性出發,

有社會文化的問題。Sven是跨文化家庭長大的孩子,他與他的同學可能並不瞭解,彼此對於一個事件、一個詞背後可能有不同意義的解讀,差異並沒有被看見,這是台灣社會文化一個很詭異的現象,在以一個以利益為主導的社會「我的作法就是對的」是一種偏見。一個社會的多樣貌、進步是來自於這個社會可以允許人有很多種活法,人際關係是一種學習的歷程,不要一直以我我我為出發,看見、聽見別人正在說些什麼,適當的詢問對方,這門功課沒有標準答案,在旁的長輩若沒有在現場或更細緻的參與,就很容易下指導棋,認為別人家的孩子就是在表達什麼、在說什麼什麼.....,但是很多時候並不是那個樣子。

個人氣質的部分更複雜了。它是更大的社會心理的交集處。我求學時是一個曾遭遇霸凌的孩子,甚至到受傷,被迫轉班的地步。我覺得每個同學成長背景不一樣,個性也不一樣,我們能不能接受自己這個不一樣的地方,然後去尊重對方不一樣的地方。我覺得乾媽是一個有責任感的的母親,會願意陪伴孩子,我覺得這很好,陪伴很重要,如果一個孩子發現自己有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至少母親是能包容他、接受他、在不傷害他人或自己的前提下,去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因此,我沒有辦法為Sven提供一個對策,而是,我誠摯的祝福Sven能擁有自己的活法,雖然過程會有點傷痕——懂得避、懂得逃、懂得適時的挑戰對方......,那得視情況、視人而定,相信他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會找到「教育」壞人的手段,改變對立的關係,並結交許多善良的朋友。也期許他看到同學成長過程那些可能擁有的辛苦歷程,學會看到差異這件事,以及差異為何會形成的原因。我也相信乾媽會陪伴他,傾聽他遇到的困難,共同思考解決人際關係的難題。

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