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質,台灣四季都有應時的水果,又香又甜又好吃,每天都應該適量攝取當季的水果,不過水果也不宜吃得太多,每一餐的量最好不超過一個拳頭。
如果體質較虛寒,或者是胃不太好的人,水果的量還要再減少,尤其是冬天的時候一餐有水果就好了,生菜也要全面停止,不然體質會更寒,會很容易感冒,或者讓原來就不舒服的地方更不舒服,或者是讓過敏症狀變得更嚴重。
大部份水果的糖份都很高,吃得太多有可能會讓血糖增高,也可能會生痰,反而對身體不好。水果不是高興吃就隨便吃,或是愛吃多少就吃多少,或是拿水果當飯吃,或是經常買進口不合時令的來吃,如果是這樣吃水果,年輕的時候吃還不覺得怎樣,長時間下來會讓身體虛寒,四五十歲時就會出現問題了。因此有些問題有可能是水果吃太多,或吃的時間不對所造成的,我們卻全然不知。
水果到底是應該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兩種方式都有人堅持,飯前吃水果能吸收較多的維生素,飯後吃水果則善用水果的纖維質,這是兩種不同的理論,兩種都對,需要看自己個人的身體狀況來決定,年輕體壯的飯前吃或飯後吃都有好處,體虛胃寒的則要飯後大概半個到一個小時之後再吃才不會讓身體不舒服。而番茄、香蕉、橘子、柿子、鳳梨、荔枝、甘蔗等,是任何體質都不建議飯前吃的。
水果也可以加熱或煮來吃,像蘋果、梨子、鳳梨、木瓜、柳橙、番茄….. 都非常適合煮來吃,煮過之後的營養和功效也是非常好的。
天冷時,或是夏天整天待在冷氣房裡,吃完午餐半小時後,不妨做杯熱熱的水果茶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