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用藥 臨床有差別
近年來,亞裔對藥物的不同反應也受到越來越多重視。亞裔因遺傳基因不同,體內影響藥物代謝速度的酶和受體也不同。有研究就證實,亞裔對一些抗抑鬱和抗精神病藥物的代謝速度比白種人慢,用少一點劑量,就能達到一樣嚴重程度的副作用。在乙肝治療方面,「干擾素對白種人和黑種人的效果好,但對亞裔沒什麼用,亞裔主要使用口服藥治療。」黎陽指出。這是因為亞裔主要是乙肝亞型中的B、C基因型,而白人和黑人主要是乙肝亞型中的A基因型。
痛症專科醫生李尉崧表示,臨床可見,亞裔在疼痛反應上有不同表現,需要的止痛藥、麻醉藥劑量也不同。在亞裔社區服務多年的資深麻醉師拉莫斯(Joseph Ramos)舉例:「同樣兩個孕婦,我接觸過一個西語裔婦女,她一直大喊大叫,一點點痛都不要。而亞裔婦女一般就比較能忍耐,不太說痛。」他認為,這一方面跟基因對疼痛的感受性有關。比如紅頭髮的人因為基因受體變異,對疼痛較為敏感,一般需要較多止痛、麻醉藥。而亞裔對鴉片類止痛藥很敏感,所以使用一點點就可以。拉莫斯也指出,因脂肪會儲存一定量的麻醉藥,胖人需要較多麻醉藥,而亞裔一般比較瘦,脂肪少,需要的劑量也較少。
此外,亞裔對疼痛的處理方式也有不同。拉莫斯觀察到,亞裔更傾向於忍耐疼痛,即便疼痛度已很高,也不想吃或少吃止痛藥。他建議病人該吃止痛藥還是要吃,因為過度疼痛會導致血壓升高,有心臟病的人容易發病。尤其手術後48小時內是關鍵恢復期,如果心臟病發作,會延緩恢復。
飲食生活習慣也影響一個人或族群對止痛藥、麻藥的反應。李尉崧打比方說,俄羅斯人嗜酒,一般需要稍大藥量。拉莫斯則指出亞裔移民來源國的禁菸政策沒有美國那麼嚴格,麻醉師要考慮到這個差異。手術前他會建議病人停止抽菸,因為吸菸對微血管循環有不良影響,使傷口不易癒合;而且吸菸者在術後需要較多止痛藥。
來自中醫藥文化圈的華人移民,常有服用中藥的習慣。李尉崧建議病人在手術前兩周停用中藥,特別是活血化瘀類中藥。李尉崧表示,在非緊急手術前,病人可以暫停中藥。這麼做是為了防止手術中血壓和心律不正常,出血過多。他建議病人在手術前要告訴醫生自己在服用什麼藥。「比如含麻黃素的藥物,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會導致手術中心腦出血過多,因此手術前須停用」。
少兒發育 有獨特規律
亞裔兒童在遺傳、環境和文化因素關聯的疾病,以及生長發育規律方面,也有一些自身特點。兒科醫生安健強表示,看診中經常發現家長對小孩的身高和體重抱有不實際的期待。比如,美國嬰幼兒生長發育曲線並不代表亞裔兒童生長曲線。「亞裔孩子剛出生,跟美國一般小孩差別不大。但到了青少年發育期後半階段,亞裔發育水準往往落在中下游,屬於後50%」。他希望亞裔父母不要過度擔心,因為與你孩子比較的是一個偏高偏重的人群。
華人喜歡說「生個大胖小子」,所以經常聽到一些家長、尤其是祖父母一代會嘀咕:「鄰居孩子多胖,我家的孩子怎麼不長?」其實兩歲以內的嬰幼兒如果過胖,對運動神經肌肉系統有影響。該翻身抬頭,翻不過來抬不起來,該爬該坐,也爬不動坐不起。一些精細動作,比如手指頭抓東西,也不太容易做好。家長不用有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有三、四百萬兒童血鉛含量超標,亞裔就占25%。「考慮到亞裔占總人口的比率,亞裔兒童血鉛超標的問題比較嚴重」。安健強指出,這不僅跟居住環境有關(比如1977年以前的房子油漆中經常含鉛),也跟移民背景有關,比如接觸含鉛中國玩具,或服用中藥保嬰丹等。「鉛中毒的危害是影響大腦發育,因此要引起家長格外注意。」
亞裔兒童容易出現缺鈣缺維生素D的問題。安健強指出,亞裔家庭重視子女教育,小孩往往戶外活動不多,曬太陽不足。「他們缺什麼要補什麼,還應多作戶外運動」。
從遺傳、環境和自身免疫力看,亞裔青少年罹患一型糖尿病,以及成年後患二型糖尿病的幾率也在上升。另外,遺傳性乙肝也是亞裔兒童的重要健康風險。所謂遺傳性乙肝,實際上是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何自力表示,對來自乙肝高發區的懷孕婦女一定要進行產檢。「如果母親乙肝帶原,生產時就要進行母嬰隔斷」 。
取材自北美世界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