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知易行難 VS 知難行易

     
        在上課的時候,經常有人問我,到底是「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好像兩個觀點都講得通,有時這樣說對,有時那樣說對,到底哪一個才對呢?我思考、分析、歸納、整理之後,找到了讓人容易理解的原則。

        「知易行難」是出自尚書,原文是「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孔傳中也有「言知之易,行之難」,意思是知道道理很容易,做起來很困難。

        「知難行易」是國父的孫文學說中所提出來的,他舉了10個例子來說明印證這個理論,飲食、用錢、作文、建屋、造船、築城、開河、電學、化學、進化,主要是希望大家不要只說只想,要能夠力行實踐運用,不要只是鑽研以上10項的原理,去做、去應用才重要,希望中國人不是只有坐而言,還要起而行。

        兩個完全不同的時代背景,成就了兩個立論基礎完全不同的理論,「知易行難」講的是道理與實踐,屬於心理、精神、道德層面;「知難行易」講的是原理與應用,屬於物質、科學、理工層面。

        古人沒有那麼多的理工科學,重視的是道德精神,重心都是放在做人處世、修身養性的道理上,這些道理說起來很簡單,幾個字就可以涵蓋了,但是要實踐非常困難,比方說「仁民愛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禮義廉恥、和平信義、....」這些個人身心修養、情緒管理、心靈提升的道理很容易理解,都聽得懂,但是要在生活中實踐,窮畢生精神,也很難修養得到聖人的境界。我們看,從先秦時代到現在科技進步發達的時代,做人處事、待人接物、管理交流的這些道理沒有什麼改變,但是沒有幾個人能做到,所以情緒管理、親子互動、人際溝通、自我成長、各種管理的書籍和課程仍是大家需要、最受歡迎的。

        國父提出的「知難行易」,重視的是物質的建設與應用,國父是學科學的、學西方醫學的,他知道所有的科學物質背後都有很深奧的原理,不是一般人所能探究得了的,我不知道國父當時是否有想到「知易行難」其實講的是精神道德面,和他講的是不同層面的東西。不過他是看不慣清朝末年那種只知坐而言不能起而行、國力疲弱的現象,覺得大家是卡在「行難」上,所以建國之後叫大家不要說那麼多道理,做就對了。他舉了很多例子,比方說中國人製陶、做豆腐,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化學原理是什麼;秦代的修築長城、隋代的開鑿運河、明朝的造船航海,沒有什麼工程原理、機械原理、造船原理;所以實際上中國是一個有創意、會應用、重實踐的民族,鼓勵國民多多投入國家建設。

        昨天和孫振討論這個議題,他在「知難行易」這方面也有些見解,明後天再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至於王陽明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那是在精神心理面上的理想境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