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日 星期四

愛,從皮膚傳到心裡

       一位讀者寫信給我:「今天看到第三篇了,從小得到充分皮膚親情的孩子,長大後的人格發展與獨立,都會比較健全,謝謝畢老師。」

       皮膚飢餓實驗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靈長類研究所所長哈洛,在1958年持續了3年的實驗,他做了兩個代理媽媽給小猴子,一個是用鐵絲做的,在胸前放置了一個奶瓶;另一個是用柔軟的布做的,但是沒有奶瓶。小猴子總是依偎在軟布媽媽身上,只有肚子餓的時候才會去鐵絲媽媽那裡,甚至挨著軟布媽媽去喝奶,看著讓人心酸。

       小猴子受到驚嚇或感到不安時,會緊緊地摟著軟布媽媽。

       有軟布媽媽的小猴會比只有鐵絲媽媽的小猴勇敢、願意再做嘗試。

       不過,哈特教授延伸研究中還發現,無論是有什麼樣的代理媽媽都比不上真正母猴媽媽的養育,他們的行為表現都有些不正常,生病率和死亡率也都較高。用鐵絲媽媽養育大的小猴,長大後缺乏協調性、膽小畏縮、攻擊性強;用軟布媽媽養育大的小雖然沒有那麼糟糕,但是在情緒上也很不成熟。


       這個實驗當然有實驗倫理上的爭議,可憐了這些被實驗的小猴子。不過,如果人類的媽媽們都可以藉此了解肌膚的接觸、肌膚的滿足感,對孩子的安全感、情緒穩定、自信勇敢、人際關係都有非常正向、重要的影響,這些被用來做實驗的小猴子們也算是功德無量了。

感恩這些受苦的小猴子們。

爸爸媽媽們,多擁抱你們的孩子,給他們最直接的愛,從肌膚傳到心裡。




「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
作者:田秋
審訂:畢竹筠
出版:達觀出版社
2017年1月出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