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我們都曾年輕

在美國幫忙大姐找照片,翻到了這一張,和劉墉、劉軒在山西懸空寺前拍的,勾起許多回憶。
時間大概是1992年左右,那時我和先生住在北京,他是荷蘭商業銀行駐北京的首席代表。
當時在大陸的外國人和台灣人都還很少,很多的管制都很嚴格。比方說外國人用的錢幣就不一樣,叫做「外匯券」,兌換率和人民幣是不同的。大陸人士無法自己買到電器產品,一定需要用外匯券買,或是由親戚在香港買,在大陸的友誼商店提貨;外國進口的東西只有在麗都飯店(Holiday Inn)裡的一間小小的超級市場找得到,只要有新貨,立刻被一掃而光。哪能想像,現在購物如此方便,要買什麼都有,支付寶滿天飛。

劉墉為了做公共電視節目「中國文明的精神」,要看很多的古建築、文物。當時劉軒剛從大學畢業,跟著一起參訪、做研究。我則跟著去旅遊,看了很多地方。


25年,大陸的物質文明發展真的是飛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