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早上,在華興中學,每個星期五的家長「正向能量讀書會」的時間,我會有一場公開給所有華興家長的演講,「爸媽在孩子青春期一定要做的事」,談談家長們在這段時期應該有的大原則。
我會從理解孩子、調整自己、協助孩子,這三個大原則來談,然後再談到這三個大原則中有哪幾個項目,怎麼去做,家長們聽完之後,可以根據這些原則以及自身、家庭、孩子的狀況找出可行的辦法,如果不會運用或使不上力的話,我還可以給予個別的建議。聽起來好像是很硬的道理,沒錯,道理很硬,不過可以用輕鬆與軟的方式來解說。
教養孩子有兩大重點,一個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大原則,另一個是因人、因環境而異的「因材施教」方法,我們看一篇親子教養的文章、聽一場潛能開發的演講,或是讀一本情緒管理的書的時候,要能看得到在講的是什麼原則與什麼方法,才能夠從中吸收到對自己有用,而且確實會用的東西。
比方說最近一期未來Family雜誌所做的關於我和孫振的採訪報導,感謝劉軒放上了他的粉絲頁,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時間裡,已經有將近18萬人點閱,在這麼多人當中,每一個人吸收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有的人看到了原則、有的人重點在方法、有的人則關心一些現象,其實在這期的雜誌中還有很多其他的另類教育方法報導,可以看到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是在把握住了大原則之下,對不同的孩子因才施教、適性發展。
一篇文章、一本雜誌就引起了多方的討論與反應,因為每一個人看待事物、吸收資訊的基礎和方向都不一樣,身為爸媽的設身處地、可想而知,孩子在教室裡學習,如果只是坐著聽老師講,沒有討論、沒有發問、沒有思考、沒有自己動手做研究,每一個學生都會因為他的理解能力、背景知識、專心程度、情緒管理能力而接收了不一樣的東西。看到孩子們學不會、理解錯誤、考不好而開罵或懲罰,是不會幫助他們更理解知識、更喜愛學習、以及學習得更好的。
原則和方法是兩項不同的議題,原則是思惟建構的,方法是身體力行的,把握住了,教養可以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因為在過程中,我們自己做父母的也會因此而有很大的進步。
祝福每一個孩子都能因為爸媽老師適當地付出與給予,學習得很快樂、成長得很正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