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在經驗塑造下的腦部發展 (上)

和孫振一起去聽了一場由台大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所主辦的
「智慧巡禮 A Trip into the Mind:腦與心智科學的生命教育講座」演講,
這一場是台大解剖與細胞生物研究所的李立仁教授主講,
李教授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和聽眾談談「在經驗塑造下的腦部發展」。

以下內容整理自聽演講的筆記:

一個人所有的經驗都影響到腦部的發育,包括在媽媽肚子裡的經驗,
因為在小baby四個星期大的時候,大腦已經有了一個雛形了,
25周時,已經是一個平滑完整的腦型了,
為了增加表面積,可以讓神經細胞有更多的發展,30周開始產生皺摺,
然後皺褶不斷增多,在出生時腦部的神經細胞已達到50%,
到了小baby三歲時,腦部則完成了70%的神經傳導建置,
接收訊息的樹突與傳出訊息的軸突大量的相互連結為突觸,
肩負著神經傳導的任務。

大腦的發育取決於基因與環境兩大因素的共同影響,
在嬰幼兒時期連結好的大量突觸,會依據早期經驗的刺激多少而選擇性的保留,
也就是會陸陸續續移除那些不被刺激、似乎不必要的部分,
青少年時期則是另一個移除工作的高峰期,
用一般人常說的話就是嬰幼兒時期和青春期是人生學習的重要階段,
有科學觀察與證明,早期的刺激不夠,發展會較為遲緩。

做父母的對於 0-3歲的小baby要多給與感覺、聽覺、視覺方面的刺激,
小學階段要持續給與、青少年時期還需父母再加強努力,
給與孩子豐富的感官經驗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會有莫大的助益,
這些感官的體驗必須是親人給與的、直接立體的接觸,
電視電腦是無法取代的。

比方說嬰兒喜歡觸摸與被觸摸,所以一定要多抱抱,餵母乳至少六個月,
建立好親密的親子關係,給孩子一個安全溫暖的環境,
早期的觸覺經驗的累積,對未來情緒與社會行為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觸覺功能比較差的容易有過動現象;

爸媽每天要對孩子說話,多多說話,多說鼓勵的話,
在嬰幼兒階段每天至少300個字以上,
小孩長大仍要持續多和孩子說話,多說鼓勵的話,
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視覺的刺激方面,要帶孩子多到大大自然走走看看,不要交給電視機和電腦,
因為會影響到孩子未來對社會的適應性;

音樂與節奏感、讀書、講故事給孩子聽、陪著玩玩具都是多功能的刺激,
必須為人父母的親力親為,給孩子和諧快樂的氣氛,
在親子互動中達到刺激腦神經細胞的最佳效果。

人的身體需要鍛鍊,大腦也是需要鍛鍊的,
有好的父母親好的照顧,心智資本將大為提高,
未來抗壓性一定強,不會被壓力壓垮。


(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