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使用臉書facebook成癮了嗎?



你是否一開電腦就迫不及待地打開臉書 Facebook
而且情緒略帶興奮、緊張與期待感?
可是當臉書上的回應、留言一則都沒有時,就會感到焦慮、沮喪、難過?
如果你有以上現象,那麼你可能已經罹患「臉書上癮症」了,
到底什麼是臉書上癮症?
會有後遺症嗎?
可以戒斷嗎?


挪威卑爾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Cecilie Schou Andreassen設計了一份問卷,
稱為「卑爾根臉書成癮級別」,
她的研究在最近的《心理學報告》期刊登出。
問卷詳細地調查了423位學生(227名女性和196名男性)使用臉書的情形,
用來判斷臉書使用者是否已經成癮。
這個研究量表是根據酒精、毒品成癮者常用的核心量表發展而成的,
因為這些上癮現象在行為上都展現出類似的特徵。
通常如果只是偶爾會希望或嘗試讓好友們在臉書上回應你,
那麼你只是一般正常的使用者,
但是如果你不斷地想要加好友並期待從好友們身上取得回應,
那就要小心你可能已經瀕臨上癮了。


下面6個簡單的問題,自我測試一下,
1. 是否心裡老是掛念著臉書,或總是想著要打開臉書
2. 是否對臉書的牽掛日益濃烈
3. 是否藉由使用臉書來忘記個人的問題、個人的煩惱?
4. 是否曾試圖減少臉書的使用頻率,但是沒成功?
5. 是否會因為不能使用臉書感到焦躁不安、不知所措?
6. 是否大量使用臉書的程度,對工作或學習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上述6個問題,如果有4個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經常是、一直是,
那麼,極可能已經屬於臉書成癮一族了。


研究的第二部分是關於測試「自我揭露」與腦部回饋的關係,
實驗發現,當看到貼文被按「讚」或看到有人回應貼文時,
產生的回饋效果會更大,就是感覺會很爽很爽,
那也是一種成癮現象。


人類大腦中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和
中腦的「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 area),
是主管回饋感覺的區域之一,
若感覺快樂、恐懼或受到獎賞,這兩個區域便會出現反應。
如果這兩個區域神經元長期被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刺激,
就會不斷地產生快樂的感覺,而這就是成癮的原因之一。 


Andreassen指出,有焦慮感或人際不安全感的人比較容易在臉書使用上成癮,
他們較為內向,不善於用言語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當與人面對面時更是不敢說話,但是卻喜歡活躍於網路世界,
這樣可以不用和人直接接觸而天馬行空,也不用負什麼真正的責任;
其他條理分明、有組織性、有企圖心、外向的人也可能會熱衷於使用臉書,
但是他們比較不會上癮,
因為這類使用者用臉書是有目的性的,多半只是把它當作一種工具,
比方說,用來拓展業務或工作需要。


另外,瑞典的哥德堡大學之前也研究過1,000位學生,發現
85%的人每天登入臉書,
50%的人一打開瀏覽器就開始使用臉書,
50%的人擔心如果沒有登入網站,就不會「跟上最新發展」,
25%的人指出,如果不能定期的登入,他們會「感到非常不舒服」。


而美國哈佛大學社會認知及神經科學研究人員
Diana Tamir率領研究團隊在實驗中,
利用核磁共振造影(MRI)掃描臉書使用者的大腦,
發現網友們使用各類分享網站獲得回饋時,
所走的神經路徑與食物、金錢和性行為相同,
推論出分享資訊並獲得回應可為網民們帶來等同這些行為的愉悅感。




(資料整理自英國每日郵報、香港明報、中央社、台灣醒報)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哈 我看用臉書不上癮的人很少吧

匿名 提到...

我每日只看一次臉書
我選定的朋友或知識群
總有精彩的分享
自己偶而分享或取暖
任何事皆可取其長去其短
存於一心

椰子

竹筠 提到...

椰子 你好,

好久不見,最近好嗎?

你是一個超有自制力的人,
畢竟能做到像你這樣的不多啊!

你的朋友群還不滿百人,
現在有幾百人加為朋友的都算是一般了,
我還有朋友超過千人呢!
不是粉絲頁喔!

我自己目前還沒使用臉書,
或許有一天開了粉絲頁,
到時你再來幫忙按讚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