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的寬廣與思考的模式影響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心念寬廣帶來寬容與快樂,心念狹窄帶來計較與煩惱;積極正向的思考模式讓人生充滿了光明與無限的可能,消極負面的思考模式讓人生充滿了灰暗與無窮的限制。
人的快樂與煩惱,僅只在一念之間。一念生起,煩惱如土石流般覆蓋;一念轉動,快樂如清泉般湧現。一念寬廣,利人利己;一念狹窄,損己損人,一切的變化,都在心念轉動間。這一念轉動,沒有距離,但為什麼似乎又十分遙遠?
我們生活過得快樂還是煩惱,人生是有意義還是無奈,工作是有趣還是無聊,情緒是穩定還是容易受傷害,.....,都是自己內心的一種選擇,是一種慣性的思考方式,都是從小養成的思考習慣,而一連串的選擇,決定了我們自己的人生,影響了自己、影響了他人。所以家長要以什麼樣的方式與心念教養小孩,正是一種重要的選擇。
為何會有不同的思考模式呢?因為我們從小受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影響,家庭教育尤其重要,在我們上大學之前,讓我們逐漸地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模式,碰到了問題會怎麼反應、會怎麼面對、會怎麼表達?會怎麼解決?一般來說,很難跳得出自己的固定思考模式。除非長大了之後,幾經波折、挫敗、打擊、困擾,自己發現了,願意去探究原因、願意反省改進、願意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願意再去學習、願意打開已經設定的框架,才會發現,人生真的可以有不一樣的美麗風景。
想要幫助自己、幫助孩子往正向、優勢的方向前進發展,我們可以做的努力是什麼?教出很懂事、很自動自發、喜愛學習又樂於助人的孩子,父母都用對了哪些方法?孩子不合作到底是誰的責任?孩子不好教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在哪裡出了問題?孩子不聽話、叛逆就無藥可救了嗎?為什麼做父母的付出了那麼多卻得不到期望中的回饋?
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方式與對孩子要求的回應,會對孩子造成何種影響?父母的思考方式、講話態度與情緒管理,對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孩子在父母正向或負向教養方式的影響之下,在語言表達、情緒管理、自我控制、學習能力上會有什麼樣的差別?每一位父母都有滿滿的愛心,但是只有愛心就夠了嗎?除了愛心還需要什麼呢?當父母是否需要學習?該學些什麼呢?或是如何把已經學習到的理論與知識落實在教養生活當中呢?在落實的過程中會碰到什麼樣的困難與障礙?理論與實際真的能結合嗎?
在「正向能量提升讀書會」中,我將透過深入閱讀、深度思考、完整表達、用心觀察、詳實記錄、體覺培訓、繪畫體驗、快樂分享等各種不同方式,達到轉化正向思維、提升正面能量、探討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到知道的道理,達到幫助孩子、幫助自己身心健康快樂的目標。
歡迎家長一同來思考、來探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